市政府外事办公室——
践行忠诚使命奉献 书写助力舟山高质量发展外事篇章

发布日期: 2022- 03- 07 16: 04信息来源: 市外办 访问次数: 字号:[ ]
分享到

答卷五年

历史风云激荡,外交纵横捭阖。今日中国,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一带一路”倡议开辟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成长新征程,“人类命运共同体”奏响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合奏曲。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地方外事工作,对推动对外交往合作、促进地方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地方外事工作,是党和国家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舟山乘开放之势,在发挥“一带一路”中“陆海岛桥”功能、发挥地区优势中,跑出舟山高质量发展加速度。舟山外事工作,紧紧围绕国家总体外交大局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突出党对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践行“忠诚”、“使命”、“奉献”外交人员核心价值观,摇橹扬帆奔锦航,为打好“五大会战”,建设“四个舟山”,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市,奋力书写外事工作精彩篇章。 

当好地方经济发展“助推器” 彰显舟山外事使命新担当

帆发东海,“舟”约世界。近年来,舟山充分挖掘海洋海岛自然资源优势、新区自贸区政策优势和已有产业优势,以山海之开放、包容、热情、力量,张开双臂,拥抱世界,先后打造了“世界油商大会”、“国际海岛旅游大会”等具有全球品牌效应的优质国际性平台,系列国际大会规格之高、参会领导嘉宾层次及外宾数量之最等,均创历史新高。市外办通过建立健全全员上阵会前会中分工、临时抽调本土外语人才“一对一”翻译、会议同传口笔译协同合作等外事服务保障工作机制,全力做好系列重大国际会议、重点项目的外事服务保障工作,共助舟山发展脉搏在开放浪潮中焕发光彩。积极配合连续4届世界油商大会的举办,倾心做好“一桶油”的外事服务保障工作,助推舟山走出一条有速度、有温度的“无中生油”破题之路;在连续4届国际海岛旅游大会上提供外事服务,倾情讲述“一片海”的故事;全程助力波音首家海外工厂波音737MAX飞机完工和交付中心项目谈判以及落户舟山、波音全球供应商大会等涉外保障工作,倾力为“一架飞机”在舟山的落地启航奔走。

我市各类涉外经贸文化交流等活动也有大幅提升。市外办注重发挥外事资源优势,面向各国驻沪领馆、机构以及涉外企业等,组织谋划系列专题拜访、入企调研及服务等活动,创新谋划“中国(浙江)自贸区与各国驻沪总领馆商务代表团经贸对接会”,搭建常态化紧密合作交流平台。近年来,市外办顺利保障系列国际会议、重点项目30余场次,共服务来自100多个国家、地区的境外嘉宾3000余人,组织各类经贸对接活动10余场、开展系列服务企业专场活动30余次。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市外办紧紧围绕全市防控工作部署,全力做好各项防控工作。境内疫情防控阶段,市外办统筹做好来舟外国人员核准及提前摸排与管理服务工作;境外疫情输入防控工作启动后,2020年2月至今,持续统筹调配精干力量,驻守市防控办管控组,负责数据信息汇总把关、数据信息核查、入境人员管控跟踪监督、统筹协调等各项管控工作。为守牢疫情防控防线,我市实施境外来舟人员一对一联系人制度,市外办牵头成立工作专班负责此项制度的核实工作,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共核实一对一联系人制度信息35770条。同时,全力提供相关疫情工作的外事服务保障,开通24小时多语种热线电话,建立在舟外国人微信群,及时回应并协处外籍人士诉求,开展境外疫情输入流调、对外联络协调、翻译以及在舟外籍人士疫苗接种的宣传与服务等涉外保障工作,及时妥善处置因疫情影响而大幅增加的境内外涉外事件。

拓展对外友好交流“朋友圈” 提升舟山外事服务新格局

国际友好城市工作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友好城市简称友城,下同)。近年来,舟山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外交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友城工作“强化一批、激活一批、开辟一批”的重要部署,围绕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及新区、自贸区产业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巩固老朋友,积极结交新朋友,已与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希腊等20余国开展系列务实友好交流活动,并与19个城市建立了友好交流关系,“朋友圈”遍及五大洲,友城布局不断优化。

大道致远,海纳百川。1994年,舟山市与美国里士满市缔结为友好城市。自缔结第一个友城以来,舟山迈向世界的开放步伐就没有停止过。年初,浙江省与基里巴斯莱恩和菲尼克斯群岛发展部视频会议如期举行,市外办设立分会场,围绕浙江省、舟山市与基里巴斯之间的远洋渔业合作、海岛开发进行探讨。同期,围绕远洋渔业、海岛旅游合作,坦桑尼亚桑给巴尔与市外办围绕下步合作也建立了对话机制。近年来,舟山与国际“朋友们”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与合作,这样的双方会议以及双边考察活动、人文交流项目不胜枚举,围绕远洋渔业、大宗货物交易及港口航运业、油气产业、国际海岛旅游、文化交流等,舟山在不断寻求对外交流机遇,不断构建联系常态化、交流机制化的友好关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市外办加强对外主动对接,在抗疫物资互赠、分享抗疫经验等方面合力参与抗疫工作,与国际友城政府等互通问候信函100余次,收到境外捐赠口罩10万只,向友城捐赠口罩10万只,并配合做好我国援外防疫物资转运工作,相关工作受到有关国家部委的通报表扬。此外,疫情常态化下,不断探索完善后疫情时代“云端”友好交流机制。去年以来,以“中韩文化合作年”和舟山与江华郡结好20周年为契机开展系列活动,推动两地青少年外交官、公务员顺利开展“云”交流,两地文旅“云”互推32场次,并推动江华郡公务员代表来舟交流。同时,有序推进了美国里士满线上英文课程、与印度本地治里开展“纪念徐梵澄诞辰112周年”线上论坛等交流合作项目10余个,友城不断成为一条让世界了解舟山的重要纽带。

打造外语翻译人才“蓄水池”,塑造舟山外事队伍新形象

跨海越山,桥通天堑。外事工作,很多时候,语言沟通便是这座“桥梁”,而完成语言沟通工作的台前幕后翻译则是“大桥”的重要搭建者。

一直以来,市外办致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的外事队伍。着力于干部能力目标导向、队伍架构、培育机制等维度,不断提升新形势下外事干部队伍建设水平。组建外事翻译与服务中心,在全省外事系统首创“聘任制”公务员工作机制,顺利引进2名英语同传为“聘任制公务员”,实现我市同传译员从无到有的突破。随后又引进一批高水平英语、日语翻译人才,通过持续一线“压担蹲苗”、不同岗位交流锻炼、系统的业务培训等,打造了一支过硬“领头雁”队伍。此外,以“领头雁”优势为牵引,通过点面结合、系统内外结合,在全市范围内统筹选拔一批既了解外事纪律又熟悉舟山市情的外语人才队伍,组建了一支由市外办主导的官方翻译队伍,并成立翻译志愿服务队。目前翻译志愿服务队共有翻译39人,成员为来自全市范围内行政机关单位、高校和企业的优秀外语人才,语种涉及英语、日语、韩语、俄语、葡萄牙语等。近年来,通过政治历练、思想淬练、专业训练,常态化培育管理,与上海外国语高级翻译学院、广西民族大学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等,这批年轻的干部语言能力、外事综合素养在实践锻炼中得到加强,在服务保障我市对外开放交流中展现了良好的国际形象,我市也基本实现了外事翻译(英语)本土化和全市外语人才共建共享。

画卷未来

流年不负,未来可期。未来五年,市外办将坚持党建引领,实干笃行,着力固根基、扬优补短、塑造变革,为我市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好的外部环境创造有利条件。

——以办好全市重大国际会议、重要涉外活动为契机,认真做好对外招商引资项目的外事服务。通过重要外宾精细化接待、重要领导会见会谈全力保障、系列活动会议提供高水平同传交传翻译等,力促涉外活动产业对接更紧密、成果落地更丰硕。

——以促成经贸招商、项目合作和友城交流为目的,扎实做好市重要团组的出访报批。重点服务保障重要团组出访,提高我市出访的实效性和精准性。积极推进数字化改革,不断优化“全省因公出国(境)一件事”系统,体现外事服务“零距离”。

——以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逐步完善涉外管理机制的体系建设。强化涉外事(案)件的及时应对和妥善处理,提升海外领保工作水平,切实维护涉外相关企业、机构、单位的合法权益。

——以抓实友城和民间交流为重点,有力推进我市国际友好城市工作。合理优化五大洲布局,五年内确保新增国际友城10个。

——以打造全国友协系统“蓝色参访线”为抓手,积极推动我市外事参观点规范性建设。选择具有代表性、能够展示“重要窗口”海岛风景线、展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外事“参观点”,推动市本级和各县(区)“参观点”建设,对外讲好“舟山故事”,助力让世界“了解舟山”“看懂浙江”。

图说成绩

五年来,顺利保障系列重要国际会议、重点项目30余场次,共服务来自100多个国家、地区的境外嘉宾3000余人。

五年来,共拍发外国人来华邀请函912批1849人次,邀请核实单475批669人次;办理因公、因私出国(境)4106人次,办理因公护照(通行证)借调2287本,代办领事认证2631份,领事认证业务量居全省前列。

五年来,妥善处置和化解各类涉外突发事(案)件和安全风险160余起,帮助远洋渔民解决涉外困难近400人次。

在外交部《外事信息交流》刊登绿色石化基地、东北亚保税船用燃料油加注中心等专题,通过我驻外使领馆等近300个外交机构,向全球推介自贸区。(该项宣传工作居全国地级市前列)

陆续与挪威、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希腊等20余国开展系列务实友好交流活动。截至目前,我市已与14个国家的19个城市建立了友好交流关系。


市政府外事办公室—— 践行忠诚使命奉献 书写助力舟山高质量发展外事篇章

消息来源:市外办 发布日期:2022-03-07 16:04:24

答卷五年

历史风云激荡,外交纵横捭阖。今日中国,正前所未有地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一带一路”倡议开辟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同成长新征程,“人类命运共同体”奏响了中国与世界各国互利共赢合奏曲。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地方外事工作,对推动对外交往合作、促进地方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地方外事工作,是党和国家对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舟山乘开放之势,在发挥“一带一路”中“陆海岛桥”功能、发挥地区优势中,跑出舟山高质量发展加速度。舟山外事工作,紧紧围绕国家总体外交大局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突出党对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践行“忠诚”、“使命”、“奉献”外交人员核心价值观,摇橹扬帆奔锦航,为打好“五大会战”,建设“四个舟山”,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市,奋力书写外事工作精彩篇章。 

当好地方经济发展“助推器” 彰显舟山外事使命新担当

帆发东海,“舟”约世界。近年来,舟山充分挖掘海洋海岛自然资源优势、新区自贸区政策优势和已有产业优势,以山海之开放、包容、热情、力量,张开双臂,拥抱世界,先后打造了“世界油商大会”、“国际海岛旅游大会”等具有全球品牌效应的优质国际性平台,系列国际大会规格之高、参会领导嘉宾层次及外宾数量之最等,均创历史新高。市外办通过建立健全全员上阵会前会中分工、临时抽调本土外语人才“一对一”翻译、会议同传口笔译协同合作等外事服务保障工作机制,全力做好系列重大国际会议、重点项目的外事服务保障工作,共助舟山发展脉搏在开放浪潮中焕发光彩。积极配合连续4届世界油商大会的举办,倾心做好“一桶油”的外事服务保障工作,助推舟山走出一条有速度、有温度的“无中生油”破题之路;在连续4届国际海岛旅游大会上提供外事服务,倾情讲述“一片海”的故事;全程助力波音首家海外工厂波音737MAX飞机完工和交付中心项目谈判以及落户舟山、波音全球供应商大会等涉外保障工作,倾力为“一架飞机”在舟山的落地启航奔走。

我市各类涉外经贸文化交流等活动也有大幅提升。市外办注重发挥外事资源优势,面向各国驻沪领馆、机构以及涉外企业等,组织谋划系列专题拜访、入企调研及服务等活动,创新谋划“中国(浙江)自贸区与各国驻沪总领馆商务代表团经贸对接会”,搭建常态化紧密合作交流平台。近年来,市外办顺利保障系列国际会议、重点项目30余场次,共服务来自100多个国家、地区的境外嘉宾3000余人,组织各类经贸对接活动10余场、开展系列服务企业专场活动30余次。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市外办紧紧围绕全市防控工作部署,全力做好各项防控工作。境内疫情防控阶段,市外办统筹做好来舟外国人员核准及提前摸排与管理服务工作;境外疫情输入防控工作启动后,2020年2月至今,持续统筹调配精干力量,驻守市防控办管控组,负责数据信息汇总把关、数据信息核查、入境人员管控跟踪监督、统筹协调等各项管控工作。为守牢疫情防控防线,我市实施境外来舟人员一对一联系人制度,市外办牵头成立工作专班负责此项制度的核实工作,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共核实一对一联系人制度信息35770条。同时,全力提供相关疫情工作的外事服务保障,开通24小时多语种热线电话,建立在舟外国人微信群,及时回应并协处外籍人士诉求,开展境外疫情输入流调、对外联络协调、翻译以及在舟外籍人士疫苗接种的宣传与服务等涉外保障工作,及时妥善处置因疫情影响而大幅增加的境内外涉外事件。

拓展对外友好交流“朋友圈” 提升舟山外事服务新格局

国际友好城市工作是国家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友好城市简称友城,下同)。近年来,舟山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外交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友城工作“强化一批、激活一批、开辟一批”的重要部署,围绕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及新区、自贸区产业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巩固老朋友,积极结交新朋友,已与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希腊等20余国开展系列务实友好交流活动,并与19个城市建立了友好交流关系,“朋友圈”遍及五大洲,友城布局不断优化。

大道致远,海纳百川。1994年,舟山市与美国里士满市缔结为友好城市。自缔结第一个友城以来,舟山迈向世界的开放步伐就没有停止过。年初,浙江省与基里巴斯莱恩和菲尼克斯群岛发展部视频会议如期举行,市外办设立分会场,围绕浙江省、舟山市与基里巴斯之间的远洋渔业合作、海岛开发进行探讨。同期,围绕远洋渔业、海岛旅游合作,坦桑尼亚桑给巴尔与市外办围绕下步合作也建立了对话机制。近年来,舟山与国际“朋友们”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与合作,这样的双方会议以及双边考察活动、人文交流项目不胜枚举,围绕远洋渔业、大宗货物交易及港口航运业、油气产业、国际海岛旅游、文化交流等,舟山在不断寻求对外交流机遇,不断构建联系常态化、交流机制化的友好关系。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市外办加强对外主动对接,在抗疫物资互赠、分享抗疫经验等方面合力参与抗疫工作,与国际友城政府等互通问候信函100余次,收到境外捐赠口罩10万只,向友城捐赠口罩10万只,并配合做好我国援外防疫物资转运工作,相关工作受到有关国家部委的通报表扬。此外,疫情常态化下,不断探索完善后疫情时代“云端”友好交流机制。去年以来,以“中韩文化合作年”和舟山与江华郡结好20周年为契机开展系列活动,推动两地青少年外交官、公务员顺利开展“云”交流,两地文旅“云”互推32场次,并推动江华郡公务员代表来舟交流。同时,有序推进了美国里士满线上英文课程、与印度本地治里开展“纪念徐梵澄诞辰112周年”线上论坛等交流合作项目10余个,友城不断成为一条让世界了解舟山的重要纽带。

打造外语翻译人才“蓄水池”,塑造舟山外事队伍新形象

跨海越山,桥通天堑。外事工作,很多时候,语言沟通便是这座“桥梁”,而完成语言沟通工作的台前幕后翻译则是“大桥”的重要搭建者。

一直以来,市外办致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纪律严明的外事队伍。着力于干部能力目标导向、队伍架构、培育机制等维度,不断提升新形势下外事干部队伍建设水平。组建外事翻译与服务中心,在全省外事系统首创“聘任制”公务员工作机制,顺利引进2名英语同传为“聘任制公务员”,实现我市同传译员从无到有的突破。随后又引进一批高水平英语、日语翻译人才,通过持续一线“压担蹲苗”、不同岗位交流锻炼、系统的业务培训等,打造了一支过硬“领头雁”队伍。此外,以“领头雁”优势为牵引,通过点面结合、系统内外结合,在全市范围内统筹选拔一批既了解外事纪律又熟悉舟山市情的外语人才队伍,组建了一支由市外办主导的官方翻译队伍,并成立翻译志愿服务队。目前翻译志愿服务队共有翻译39人,成员为来自全市范围内行政机关单位、高校和企业的优秀外语人才,语种涉及英语、日语、韩语、俄语、葡萄牙语等。近年来,通过政治历练、思想淬练、专业训练,常态化培育管理,与上海外国语高级翻译学院、广西民族大学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等,这批年轻的干部语言能力、外事综合素养在实践锻炼中得到加强,在服务保障我市对外开放交流中展现了良好的国际形象,我市也基本实现了外事翻译(英语)本土化和全市外语人才共建共享。

画卷未来

流年不负,未来可期。未来五年,市外办将坚持党建引领,实干笃行,着力固根基、扬优补短、塑造变革,为我市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好的外部环境创造有利条件。

——以办好全市重大国际会议、重要涉外活动为契机,认真做好对外招商引资项目的外事服务。通过重要外宾精细化接待、重要领导会见会谈全力保障、系列活动会议提供高水平同传交传翻译等,力促涉外活动产业对接更紧密、成果落地更丰硕。

——以促成经贸招商、项目合作和友城交流为目的,扎实做好市重要团组的出访报批。重点服务保障重要团组出访,提高我市出访的实效性和精准性。积极推进数字化改革,不断优化“全省因公出国(境)一件事”系统,体现外事服务“零距离”。

——以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逐步完善涉外管理机制的体系建设。强化涉外事(案)件的及时应对和妥善处理,提升海外领保工作水平,切实维护涉外相关企业、机构、单位的合法权益。

——以抓实友城和民间交流为重点,有力推进我市国际友好城市工作。合理优化五大洲布局,五年内确保新增国际友城10个。

——以打造全国友协系统“蓝色参访线”为抓手,积极推动我市外事参观点规范性建设。选择具有代表性、能够展示“重要窗口”海岛风景线、展现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外事“参观点”,推动市本级和各县(区)“参观点”建设,对外讲好“舟山故事”,助力让世界“了解舟山”“看懂浙江”。

图说成绩

五年来,顺利保障系列重要国际会议、重点项目30余场次,共服务来自100多个国家、地区的境外嘉宾3000余人。

五年来,共拍发外国人来华邀请函912批1849人次,邀请核实单475批669人次;办理因公、因私出国(境)4106人次,办理因公护照(通行证)借调2287本,代办领事认证2631份,领事认证业务量居全省前列。

五年来,妥善处置和化解各类涉外突发事(案)件和安全风险160余起,帮助远洋渔民解决涉外困难近400人次。

在外交部《外事信息交流》刊登绿色石化基地、东北亚保税船用燃料油加注中心等专题,通过我驻外使领馆等近300个外交机构,向全球推介自贸区。(该项宣传工作居全国地级市前列)

陆续与挪威、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希腊等20余国开展系列务实友好交流活动。截至目前,我市已与14个国家的19个城市建立了友好交流关系。